用激情写就忠诚——记黑龙江海林市国税局管理员刘香平
更新时间:2010-06-22 来源: 浏览:
时针指向凌晨1点,单位对面“不夜城”门前的霓虹灯,也熄灭了,整个城市被黑暗和静谧所笼罩。唯独,海林市国税局城区分局的一扇窗户里,还透出灯光。
坐在电脑前和账簿堆里的刘香平,正紧张忙碌着。忽然间,一阵眩晕再次袭来。她扶着桌角站起身,取过事先准备好的一大把药片,皱着眉头吞了下去,然后继续工作……
从早晨赶到单位开始,一直忙到后半夜,对这间办公室的主人——税收管理员刘香平来说,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。甚至有一段时间,由于税收征管软件升级,需要重新筛选并录入数据,她整整干了半年时间,天天如此。即使那样,她还得接待每天来公室办理业务的人,或者抽空下到企业处理涉税事宜。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就在打响那场“战役”前不久,她刚刚走下手术台。卵巢癌的魔爪,几乎掏空了她的免疫力,由于刀口迟迟不愈合,从那里渗出来的血水,经常浸透衣裤。而像这样开肠破肚的大手术,在她瘦弱的身体上,先后施行过三次。
人们难以相信,经受病痛的一次次折磨,这个柔弱的女子是如何在生命行将终结的残酷现实面前,依旧充满激情与活力,把忘我工作当作良药?激励她战胜病痛努力前行的,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与信念?
在哈尔滨做完卵巢癌手术,领导想把她的工作由“管户”过渡到不用跑外的内勤。然而,她却把两份工作都处理得井井有条。时间一长,两摊活儿都离不开她了。大家感叹:她身上真有使不完的劲儿!
激情 动力 表率
在她的手里,总有干不完的活
刘香平是海林市国税局一名普通的税收管理员,负责着辖区20家大型企业的涉税事务。2005年2月,她被查出身患卵巢癌,在哈尔滨做了手术。领导考虑到下企业的奔波之苦,对她的康复不利,想为其调换工作,由“管户”改为内勤。
听到信儿的刘香平,自打参加工作以来,第一次跟领导急眼了。她恳求道:“我了解企业,跑户的活,还是让我继续干吧。”
领导为刘香平调换工作的决定,被刘香平拒绝了,可是见她终日疲于奔波,大家又实在不忍。于是,一个“曲线救命”的办法,被同事提了出来:给她增加机关事务工作量,消弱其顾及业户的精力,逐渐将其“管户”的工作分流到同事手中。
在税务系统,“管户”是一个常用词,意思是将辖区内纳税人,分派到每一个税收管理员名下,由其负责该户的办税辅导、纳税评估、税收申报等事项。而税务部门的另一个特点,是日常数据统计、表格填报较多,需专设内勤一职。
让刘香平多干活,她从来都是乐意接受的。兼职内勤的差事,就这样落到了她的头上。
谁知,同事们打错了算盘——机关里大量内勤事务,并没有拴往刘香平的腿。她以超强的业务能力,加上利用大量业余时间,一人干两人的活,所有工作都处理得井井有条。并且,在企业眼里,办理起业务来更加顺畅,时间一长,两摊活儿都离不开她了。
其实,刘香平身上这份工作激情,一直表现得淋漓尽致。从参加工作那天起,她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份事业。热爱往往是最好的动力,而这样的动力,并不需要任何理由。
1986年参加工作之初,从刘香平被分配到海林卷烟厂做驻厂税收员,她就像一只上足了发条的陀螺,与企业同运转,将税管延伸到企业的每个环节,无论车间、仓库,还是工厂的财务科,每天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。
当时工厂的办公楼夜间不供热。一个三九天的晚上,为了核算一笔税款,她一直忙到后半夜,从办公室回宿舍的路上,由于缩在大衣领里让人看不到模样,她竟被保安当成了小偷。
在那个岗位上,她一干就是13年。卷烟厂现任会计科科长翁雷说,自己当年还是出纳员时,就对这个“税官”身上透出的激情惊叹不已。这种激情从未消退。只要刘香平工作起来,一切都得靠后站。
今年5月3日,一家木业公司新上的卷帘窗生产线投产。为了掌握了第一手材料,保证企业纳税评估客观准确,杜绝因瞒报而使税款流失,上午8点,随着机器轰隆隆开动,刘香平也同时出现在了生产车间。她一边掐算着每台机器的用料与产量,一边快速地在本子上做着记录。两个小时之后,当他走出喷漆间时,因体力不支,大颗大颗的汗珠从她腊黄的额头上滚落下来……没人知道,就在前一天,为了帮助另一家企业计算出口退税事宜,她在家中忙到了后半夜,到起床时刚刚睡了5个小时。
采访时,海林市国税局的保安还告诉记者,他经常在晚上看到刘香平举着吊瓶,到单位来加班。
忙!忙!忙!忙碌的刘香平,为了挚爱着的税收事业,俨然成了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。
一个绝症患者的力量
2008年的一天,刘香平在下户进行纳税辅导时,企业的会计发现,她的一只手不时抵住右腹部,额头上也渗出细密的汗珠。而她拳头所触之处,衣服竟被捣破一个洞!会计不解。她哪里知道,那是刘香平胆绞痛发作,在使劲按压痛处。会计也不曾想到,刘香平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,几次蹲在路边缓解病痛……
“都病成这样子,还上门来帮我们解决难题!”事后知道了真相,会计眼含泪水,逢人便说:“我当了一辈子企业会计,这么好的税官,还是第一次遇到。”
下企业、算数据、填报表、打替班……在海林市国税局城区分局,刘香平总是最忙的人。新来的大学生向她求教,她会不厌其烦、毫不保留地将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窍门讲出来;哪个科室忙,她就会主动伸出援手。而她自己,在同龄人中学历最高,并且是单位最老的科班人才,不比别人多挣一分钱,却干着大量份内和份外的工作。许多工作,往往还具有很大的随机性。
“周五快下班时,接到通知,让准备材料,周一就得上报,这是常有的事。”跟刘香平坐对面桌的孟宪伟说,那些材料,不乏二三尺长的大表,业务不熟的人,两天都填不完。但是,刘香平从没出现过“填不完”的情况。并且,她分管的企业,规模大、税额高,涉税事务要比其他企业繁杂的多。刘香平的工作量,仅从这样一组数字就可见一斑:2009年度,海林市国税局共入库税金7.2亿元,其中6.8亿来自刘香平所在的城区分局,而来自刘香平所分管企业的税金为6.1亿元。
战果是这样创造的。来自各级的各种报表、分析材料,旧的没干完,新的又来了;办公桌上的电话、手机,这个没挂断,那个又响起,不仅有单位内部催要各种数据的,也有企业进行税务咨询的;只要一开门,办公室里肯定会挤满办理业务的人。有时,刘香平的嗓子都说哑了。有时,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。
尽管这样,刘香平每天仍要下企业,为会计解惑释疑、讲解新税法。偶得闲暇,还要阅读书报,掌握最新政策,捕捉信息。
受金融风暴影响,去年以来,英、美等国家木制品进口业务增降无常,刘香平根据英文报纸上的报道和分析,发现了一些生产信息,提供给辖区企业,许多老总奉她为“高参”。
忘我工作,是刘香平对党性的一种最好诠释,更是她人生境界的不断升华。但是,这并不能阻挡病魔对她的袭扰。
2007年春天,刘香平感觉腹部不时作痛,来到牡丹江肿瘤医院检查,得知是腹腔内一些肿块在作祟。
此前,她已先后做过胆囊肿切除、卵巢癌切除两次大手术。
“要不要再去做手术?”面对丈夫关切的问询,刘香平缄默无言。除了术后的疼痛让她不寒而栗,以及高昂的费用让只靠她一人工资维持的家捉襟见肘之外,她想的更多的,是自己住进医院后,工作上会给领导和同事增添麻烦。再者,自己分管的企业一时有难处怎么办?思前想后,她暗下决心:不住院,先打针消消炎再说。
怕白天打吊瓶影响工作,晚饭后,她敲开了离家不远的一家小诊所。可是,因为不了解刘香平的病情,怕出意外,诊所大夫不同意为她治疗。听了刘香平的介绍和哀求,再看看她不堪剧痛而有些变形的脸庞,这位大夫心软了。
于是,每天晚饭后,她都会定时来到小诊所,一只手插着针头输液,另一只手捧着专业书籍。就这样,刘香平让诊所大夫提心吊胆地为她打了40天吊瓶。
一个癌症患者尚能如此忘我地工作,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,单位里主动加班的多了,为企业服务热情越来越高了,工作质量节节攀升的同时,来自各级的褒奖接踵而至。最近几年,该分局不但入库税金逐年递增,各种奖牌、证书,也摆满了单位的荣誉室。分局长孙波说,集体凝聚力的形成,与刘香平的模范表率有很大关系。
面对自己日益严重的病情,刘香平擦干眼泪说:“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。就是死,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!”
命运 乐观 奉献
医生告诉她:手术成功的话,还有五年时间
不走进林海大地,就无法理解刘香平对那片热土的深情;不走近刘香平,就无法理解她对国家税收事业的无限激情。
一腔热血,将生命交给工作;一片激情,把学习当成生活;一身铁骨,对偷漏税款嫉恶如仇;一怀柔情,为业户解难分忧。走近刘香平,我们才发现,这位个头不到一米六的瘦弱女子,45年的生命之路,竟如此坎坷艰辛。
刘香平1965年出生在尚志县农村,童年时期正赶上十年浩劫,生活十分困难。由于家庭变故,从7岁开始,跟母亲和弟弟、妹妹辗转来到海林市山市镇落脚。为帮母亲养家,她在初中毕业后种了一年田,然后才重新背起书包,走进高中教室。为减轻家中负担,刘香平又少读了一年高中,在高二便考取黑龙江省农垦经济学校。
从小到大,无论走到哪里,刘香平的骨子里,都透出上进与顽强。
“咱农村孩子,能出去读中专,长见识,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呀。”送别时,母亲那朴实的话语,牢牢地印在刘香平的心里:“要好好读书,将来努力工作,到啥时候都不能让人瞧不起。”
1986年中专毕业,刘香平被分配到海林市税务局。穿上制服,以国家的名义收税,在刘香平的眼里,这是一份光荣的差事;在乡亲们看来,吃尽了苦头的刘香平,终于熬出头了。
然而,一连串的不幸正朝她袭来。
1996年开始,刘香平的腹部开始疼痛难忍。但因忙于工作,她却没时间去检查,原本瘦弱的身体得不到休息,严重透支着她的健康。
一年后的一天,刘香平到企业车间进行纳税评估,一阵剧痛使她瘫坐在地。厂医将她送到医院,检查发现,长在刘香平盆腔内的巨大“巧克力囊肿”破裂!长期以来,她忍受了何等的疼痛!医生唏嘘不已。
情况危急,治疗难度大,不仅有遗患终身的可能,而且可能危及生命。经简单处理,她被转往哈医大二院施行手术。
手术成功了。住院不到半个月,想到手头的工作还没做完,刘香平急便不可耐地出院。回到工作岗位时,她身上还缠着绷带。
第一次大手术,从死神手里夺回了一条命,但却伤了元气,刘香平经常觉得周身乏力、酸痛。可是,她却拖着虚弱的身体,继续超负荷工作,使体质继续恶化。之后的日子里,刘香平接受了无以数计的身体检查与治疗。因激素过敏,曾一度浑身长满痤疮。
屋漏偏逢连阴雨。2005年,刘香平的丈夫因严重腰间盘突出,被迫从粮库下岗。紧接着,年迈的母亲接连患上小肠疝气等疾病,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,还欠下一笔外债。刘香平为侍候母亲,又耗费了大量精力,极度疲乏。
接二连三的打击,将这个原本平静的家庭抛到困境之中。但是,刘香平万万没有想到,更大的不幸还在后头。
2005年1月20,本打算到哈尔滨进行囊肿术后复查时,竟被诊断为卵巢癌!身体已经脆弱不堪的刘香平,第二次被推上手术台。在电话中,丈夫刘子丰得知了刘香平的确凿病情,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!年迈的母亲痛不欲生,一下子变得精神恍惚。
亲人犹在,事业犹在。在哈尔滨肿瘤医院,经过几番痛苦挣扎,刘香坦然接受了这一残酷现实。陪在病床边的女儿,见母亲强忍疼痛还乐观说笑,眼泪竟止不住夺眶而出。
刘香平安慰女儿:“那些瘤子都切除了,今后妈妈的身体会越来越棒。”她还约定,开春后和女儿一起去爬山。尚未成年的女儿哪里知道,医生已明确告诉刘香平:手术成功的话,此类患者的生命,一般还有五年时间。
此后,刘香平成为医院的常客。医生看到她,曾不止一次地惊叫:你还活着!接下来每年的检查均证实:刘香平腹腔内又长出一些肿块。就这样,哈尔滨、牡丹江、海林,很多与她病情相关的专家,都认识了这个“还活着”的老病号。
术后第八天,她举着吊瓶登上回家的列车
刘香平不愿看到,因自己的病痛给别人带来负担。她说,自己已经得病,哭泣于事于补。省下时间,还有许多事儿等着去做呢。
在哈尔滨住了一个月的院后,一方面惦记着工作,一方面怕花钱,刘香平极力说服医生,被女儿搀扶着,离开了医院。她们向公交站点挪去,肩头扛着行李,走路踉踉跄跄,等活的出租车司机觉得她们可怜,将车开过来:“老妹,我送你吧,不要钱。”
自己的不幸被人看了出来,刘香平再也控制不住情绪,眼泪刷的掉了下来。搀扶着不知能否治好、更不知能活多久的妈妈,女儿也“哇”地哭了出来,钻进妈妈瘦弱的怀中……
愁绪很快被忙碌遮盖。顽强、乐观的刘香平,一边养病,一边工作,转眼就到了2008年。
一天,刘香平正在企业查账,忽然觉得右腹部疼得厉害。她让企业人员找来两片止痛片,服下后继续工作。当晚回到家,她又被病魔折磨得一夜没合眼。
就这样,刘香平断断续续忍受了近一年。期间,打听到北京有家医院治疗胆病效果好。2009年春节假期,她带着女儿来到北京。大冬天,刘香平疼得汗水湿透了棉衣,与她素不相识的医生,主动为她排队挂号。检查发现,她的肝、胆及腹部有多处囊肿,胆囊部最大的超过鸡蛋,且周围组织粘连。
医生建议做一项叫做“64排”的高科技体检项目,但面对数千元的检查费用,刘香平退缩了:先解决胆囊问题,别的以后再说。因为,在她心里,只有胆囊疾患到了不治不可的地步。
担心她肝部和腹部的其它囊肿,医生犹豫着不敢做。刘香平咬咬牙,以一纸内容为“腹部其它肿囊出现后果与医院无关”的协议,才让医生下定了手术的决心。
术后,刘香平的免疫力越来越差,大病小病不断。此消彼起的疾病,等于身体发出的一次次警告。她知道,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。
面对命运的不公,想着未竟的事业,“死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”,成了刘香平人生最后的追求。正月初八手术后,仅仅住了8天院,她就强行出院。而医生要求她住院治疗二至三个月,“这样复杂的病例,最低也不能少于30天。”可是,刘香平怎能舍得将时间耗费在治病上。
正月十五那天,刘香平一手举着吊瓶,一手捂着刀口,毅然登上了开往牡丹江的列车。第二天上午8点,车到海林,她下车后径直跑到单位上班,熟悉的环境、熟悉的面孔、熟悉的业务,让她完全忘了自己是一个刚刚走下手术台的病人。
刘香平坚持用知识武装头脑,身患绝症后,仍一如继往坚持学习。利用所学知识,刘香平独创了许多工作方法,不但保证了纳税数据的准确性,而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。
学习 创新 调整
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
走进刘香平的家,目光所及,到处都是各类书籍,若没有简单的床褥、炊具,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药香,很容易让人将其与图书馆混淆。刘香平的爱人见到记者表示惊讶,调侃式地将床板一掀,底下露出的,那被码成砖垛似的仍旧是书。
随着税收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,税管员知识结构落伍,就会造成税源监控管理中信息采集质量不高、数据资源利用率低、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流于形式、税源监控效能低下等问题。于是,无论在单位还是家中,学习,已然成为刘香平的一种生活方式。她认为,做好任何一项工作,都必须不断充实头脑,不断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。
不只业务书籍,刘香平所看的书异常庞杂。人文、社会,甚至自然科学,都有所涉猎。女儿上中学时,她甚至同步学习了全部课程,就连邻居家的孩子,遇到不会的题目也来请教。
其实,早在年轻时,艰苦条件下磨砺出的超常品质,就支撑刘香平暗下决心:一定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好自己。参加工作后,无论是税收专管员、税务稽查员,还是税收管理员的角色,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,为了将工作做好,刘香平更绷紧了学习这根弦。
“她在海林卷烟厂做驻厂税收员时,我就对那个整天带着算盘和书本的小女孩印象深刻。”虽然过去了十多年,当年的卷烟厂出纳员翁雷仍记忆犹新。
能够迅速被同行所熟识,也是学习的功劳。由于长期担任驻厂税收员,在刘香平刚刚调到海林市国税局稽查分局后,同事大多不认识她。但在共事不久,这个年轻人为企业解决疑难问题、深入浅出地讲税法,以及出众的专业水平,让人刮目相看。
刘香平的学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。
一次大雪天,几十家企业会计来办税大厅办理认证发票业务,当时一位同事因孩子有病请假,工作人员少,业务办理得比较慢。一时间,大厅乱作一团。看到这种情况,一向沉稳的刘香平着急了。她大胆地打开同事电脑,凭着平时学来的业务知识和电脑操作能力,临时在别人的工作岗位上,把自己从没做过的业务做得又快又准,滴水不漏。
学习对于刘香平来说,是一条永远都没有终点的跑道。只要有机会和时间,她就会主动要求参加各种培训班。几十年来,哈尔滨、牡丹江等地举办的各类税法、财务知识讲座、远程教育等,总能看到她孜孜不倦的身影。与税收业务相近的财会知识,极大地提高了她的本职业务能力,做为学习副产品而取得的《中级会计师证书》,令许多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惊羡不已,因为许多老会计苦学多年无果。
为了学习,刘香平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。2008年,在牡丹江参加一次培训班,连续听了10个小时课的刘香平累得虚脱了,“同学”们慌忙将凳子摆成一溜,让她躺在上面休息才恢复过来。老师“赶”她走,并答应在结业考试时可以照顾,但她执意不肯离开教室。
刘香平不爱逛街,但爱逛书店。一次,她去牡丹江拍X光片后,在书店里泡了一天,连午饭都没吃,除留下5元返回海林的车费外,兜里所有的钱全部买了书。由于拿不出1元钱的公交车费,她从位于太平路的新华书店,一直走到虹云桥北侧的客运站点,连饿带累,加上病痛,二三公里的路程,她足足走了两个小时。
几十年的苦心研修,刘香平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次又一次飞跃。熟悉的人都说,遇到不会的问题,请教她准没错。
她创新的工作法提高工作效率上百倍
随着经济发展,老税收管理员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不能满足工作需要。而新毕业的大学生,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接受能力,但却缺乏实践经验。海林市国税局局长林云为此深感苦恼。这位“老税务”越来越觉得,系统内缺乏既懂税收业务知识,又懂经济管理、财会知识,还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才。2007年,他从其他县调到海林后,惊喜地发现,刘香平正是自己苦苦寻觅的人才。
于是,一个事关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出炉了。除了“请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,刘香平被请上了讲台。
刘香平所在的城区分局,早已将业务技能培训列入常规日程,每周五下午的学习日已经坚持了多年。在会议室里,分局长孙波指着一个小黑板说,这是刘香平为同事讲业务专用的,她不厌其烦、毫不保留地传经解惑,还系统地讲授税收理论,大伙工作上的许多难题都迎刃而解。
除了教和学,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。
身患绝症的刘香平,以超常的毅力和激情,感染和带动着周围的每个人,单位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,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。一有时间,同事们就爱凑在一起探讨业务,交流学习心得。
知识总有用武之地。在实际工作中,刘香平结合自已掌握的知识,总结、创新了许多方法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2008年,以刘香平为首的纳税评估小组,对辖区内的出口企业进行全面纳税评估。当时,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,既要像对一般企业那样,对这类企业生产经营真实及合法性进行全面评估,也要对其出口离岸价差异率、出口增长率等特殊指标进行评估。其中,离岸价差异率指标,对于出口业务较少且品种单一的企业,可以用手工计算,但对每月有几百笔甚至几千笔出口业务的企业,手工计算相当困难,只能采取随机抽取法,但那样不但使结果准确率大打折扣,而且掺进了人为的成分。
凭着经验,刘香平认定,完全可以用新知识破解这道难题,堵住这个隐敝的漏税口。
于是,她综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,利用电子表格设定了一个自动计算和分析模板,将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相关数据导入,然后通过商品代码,迅速地得出出口离岸价差异率,结果一目了然,既节省了时间,又保证了这一指标的准确性。
通过刘香平创新的这种方法,仅那一次评估,就为国家多入库税金60多万元。这一方法,迅速在海林市国税系统推广。
刘香平琢磨出的大大小小的创新成果不计其数。
统计分户分税种入库数据,是税务机关的一项经常性工作。以前,最先进的方法就是利用专业税收软件,对增值税、消费税、所得税分别汇总,然后手工逐户、逐条机械累加,工作量非常大,而且极易出错。刘香平利用自己所学的“E数据透视表”,与Ctais软件相结合,创新了计算方法,将相关数据一键式导出,即使业务不熟练的人员,也能在短短几十秒内完成操作,而以前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。分局副局长孙心成坦言:“以前,连我统计这个数据,都下不来一个小时,用香平的方法,一般人至少提高效率上百倍。”
“刘香平工作法”的广泛运用,把税管员从大量机械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,在提高效率的同时,还使得“科学化、精细化”税管成为可能。
刘香平是一个业务精干的专家型干部,靠过硬素质,为辖区纳税人排忧解难。“有困难,找香平”,甚至成为一些企业的口头语和习惯做法。
专家 服务 发展
用过硬素质说话
1999年1月,刘香平凭借超强的工作能力,被调到海林市国税局稽查分局任稽查员。
当年3月的一天,刘香平与20多名税务人员一起,来到辖区一家较大金融企业,进行所得税汇算现场检查。此前,同事们都很少接触这种工作,尤其是查金融企业的账,颇有班门弄斧的味道。忙活了整整一上午,基本没查出问题。但是,细心的刘香平通过对柜台业务量的观察,直觉告诉她,这家企业肯定有问题。
以财务功夫见长的金融企业,在利息收入与支出方面计算很复杂,加上这类企业的会计水平也普遍较高,如果为少交税而做点手脚,是不容易被发现的。企业值班主任盯着从未接触过金融企业的刘香平说:“我们的账,比你们税务局算得准!”
经过仔细检查,看出些许门道的刘香平反问:“你们的利息收入和支出数是如何出来的?”
“加权平均法。”对方高傲地回答。
出乎那位主任意料的是,眼前这位瘦弱的税官,居然熟练地列出了计算公式。
抱着涓滴归公的坚定信念,刘香平当着对方的面重新计算了一遍。结果显示,这家金融企业虚报利息支出一百多万元。
刘香平的高本领,体现在税务工作的每个环节。案头审核,是纳税评估中的关键阶段,刘香平能结合自己的经验,灵活应用比率分析等方法,快速找出检查对象隐瞒的内容。一家设备制造企业的申报资料顺利通过了局里同事们的多关审核。到她手上时,她敏锐地发现,这家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加快,而销售利润变动不大。经查证,企业虚列成本,漏交200多万元税款。而在之后不久,上级稽查部门正巧抽查到那家企业。同事们大感庆幸。
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分管的企业,也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,刘香平的业务水平有口皆碑。
随着地方经济发展,税源的急剧扩大和税源状况的复杂性与日俱增。2005年初,刘香平调任城区分局任税收管理员之初,正赶上全省税务征管软件升级,需要更新以往垃圾数据和企业账目,对所有包括关停并转在内的企业进行逐一核对,然后将新数据倒入软件。这项任务,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将电脑知识和财税业务相结合,敢试一试的人不多,折腾了三四天,最后均告失败。刚刚做完手术的刘香平听说了这件事,马上主动请缨。其实,要升级的新软件,刘香平早在此前就在使用了。只见她简单操作一番,不到10分钟时间,便将数据倒了过来。
每到关键时刻,任何困难总能在刘香平面前迎刃而解。这位卓尔不群的瘦弱女子,着实令同行佩服。
佩服刘香平的,还有与她打过交道的纳税企业。
一次,上级要求企业用软件上报一个涉税数据。眼看第二天就是最后期限了,那家企业焦急地拨通了刘香平的电话,说软件安装遇到了麻烦。忙碌了一天的刘香平此时已经休息,但根据经验,她断定第二天一大早,会有更多企业前来咨询,想到企业人员一张张焦急的面孔,她穿上衣服向那家企业赶去。
“有困难,找香平”
刘香平分管的20家企业,有15家是出口企业。而她所在的城区分局,所有出口企业的总数是16家。此类企业,大多是当地招商引资“请”来的贵宾。为他们服务,就等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,刘香平时刻周到有加。
对出口企业来说,出口退税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支撑和收入。不过办理这项业务手续繁琐,政策性强,网上软件操作复杂,时间要求比较急,业务不精和稍有失误,就往往遭遇阻力。复杂的计税数据,这些企业会计经常被弄得焦头烂额。
一次,一家木业公司因上年的一个旧账没有计算正确,出口退税一时办理不了。企业生产用的油漆从美国进口,涉及进料加工“抵扣”等很多复杂问题,会计求助“中国退税网”无果后,面对资金压力,连老总都急得团团转。刘香平例行询访时,无意中听到这件事。她挂断电话,便跑到了这家企业。
企业的各种纳税申报资料,堆在一起足有十余公斤,刘香平一直忙到天黑,仍没发现问题所在。她将这些材料装了满满一兜子,背回家中,继续处理。经过一个通宵的核算,终于将症结找到了。刘香平一下子成为这家企业的功臣,企业创立以来,破天荒地关停全部生产线5分钟,老总带领全体员工列队,向这位普普通通的税管员致敬。
因刘香平的指导和帮助,一些企业出口退税和登记业务办理起来也感觉简单了,还享受到一些因过去不懂而没申请的优惠。出口企业高度依赖出口退税,刘香平进行纳税辅导的“价值”可想而知。
税收管理员是联系征纳双方的纽带,作用发挥的大小,对于优化地方经济环境、增加国家税收收入至关重要。要提高服务出口企业的能力,就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国际动向,刘香平为此坚持自学英语,十多年来从没间断,如今她已经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报刊。记者采访时看到,她的案头就放着一叠《21世纪英文报》,以及许多专业外文资料。
刘香平所分管的企业,多数在开发区,距离国税局要有四五公里的路。无论骄阳似火的酷夏,还是冰雪严寒的冷冬,一台旧自行车和装满财税知识书籍及药品的普通挎包,陪伴着刘香平无数次地往返于这段路上,年年岁岁,周而复始。
被刘香平这位税官的热情周到所感动,一位外商动情地说:“海林的投资环境这么好,在这里投资,我感到舒心,我还要介绍更多的朋友来这里投资。”
只要企业有需要,刘香平总会爽快地帮忙。而自己,却从不愿给别人添麻烦,并且从不表现出自己的困难,哪怕自己正在病床上。三次大手术和无数次复查治疗,她所管辖的企业丝毫不知,甚至连刘香平单位的领导和同事,知道的也不多。因为,只要是下了病床,她就立刻进入工作状态。
其实,即使在病床上,刘香平也照样悉心服务于企业。有一次,护士看到她手持电话,有气无力地长时间通话,生气道:“你是来治病,还是来工作的?”“对不起!上面要税务报表都是很急的,企业遇到难题,我不能不管。”刘香平不好意思地向护士赔不是。可是,护士无奈地发现,这名患者仍旧每天都要接很多电话,为人家耐心讲业务、答问题。
真心服务,赢得群众的广泛好评。一家企业的会计王珏告诉记者,在他们单位,“有困难,找香平”成了一句口头禅。采访中,企业会计吕福香感慨:有的干部手握权力,高高在上,一问三不知,而刘香平,一个我们身边真真切切的好党员、好税官,她的人格魅力、朴素言行,完全颠覆了人们对税务干部冰冷、严肃、不容易接近的印象。
身怀爱企之心,恪守为国之责,刘香平在实现一名税管干部的人生追求中,彰显着自身的人生价值。
刘香平手里“掌管”的纳税大户最多,但从未给自己谋取一分钱私利。她的“不食人间烟火”令许多人不解,她却说:“我知道我得罪了很多人,但我没有玷污税管员这个称谓。”
廉洁 清贫 作风
“这么死心眼的人真少见”
刘香平常用的电脑有两台,一台在单位的办公室,一台在家中的卧室。不同位置的两台电脑,却用着同样的屏幕保护程序:不断变化的荷花图片一侧,不停地循环着一句话:“宁与清贫伴一生,不让腐败沾半点”。
有人说,刘香平其实是很有“实权”的,她掌管着海林市20家大企业的税收管理。假若领导想为谁减免税费,税管员都知道;而税管员想做点“手脚”,领导却很难发现。
在刘香平眼里,如果自己的职责可以被称为所谓“权力”的话,那么这也是一种责任。党性原则不能作交易,手中的“权利”不能谋私利。她说,如果不用手中的职能为纳税人服务、为地方经济服务,就不配当税务干部。
有一次,一家企业被刘香平查出瞒报税款,企业托刘香平的亲戚出面说情,被刘香平挡了回去。见一计不成,企业又施一计,趁没人时,企业负责人拿出厚厚一沓钱边往刘香平包里塞,边说:“求求你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,咱们算交个朋友!”刘香平严正地说道:“工作是工作,朋友是朋友,你这样做,绝对行不通!”最后,应该补缴的税款,一分不少的进入了国库。
那位亲戚说,自己活到50多岁,从没见过这么死心眼的人。
作为一名税务干部,他们的工作从某种角度说,等于从别人包里往外掏钱,这就要时时面对矛盾。而化解矛盾,除了一只算盘、一张嘴,还要有一种敢于碰硬的精神。
2003年5月,刘香平发现,某企业涉嫌偷税漏税。
她与同事一边查看财务账目,一边计算着企业利润以及应纳税款。这家企业的财务部长知道她懂业务,就把她叫到另一个办公室,反锁上门说:“我们是市里招商引资请来的企业,应当得到关照。只要你不查,就会有你的好处。”
“只要关系国家税收,就一定要查。”刘香平态度坚决:“请你放我出去,否则我就不客气了!”
随着查办工作不断深入,各种阻力接踵而至,指责声、怨恨声,甚至谩骂声不绝于耳。“你得了癌症,一闭眼走了,可你的家人还想不想活了?”也有人打来威胁电话。
耿直的刘香平认为,邪不压正,只要自己立场坚定,就没有回旋余地。可是,由于这家企业的会计比较老道,反调查能力非常强,工作一度陷入僵局。为打开局面,刘香平连续3天3夜吃住在这家企业,对方不配合,故意拉掉电闸,饮水机里断了热水,她就用凉水泡方便面。
终于,检查取得实质性突破。面对铁证,企业无言以对,只得补交了全部税款。
类似的事,举不胜举。为此,刘香平得罪了很多人。有人说,情面上的事,能帮帮一把,以后求人也好说话。刘香平却说:“原则上的问题,我绝对帮不了。”
心底无私,问心无愧。这是刘香平常说的八个字,字字掷地有声。
即使自己住院,刘香平也是保密的,为的是防止企业探望和送礼金。但为了帮企业解决问题,她除了躺上手术台,从不关手机。在医院里,总有企业财会人员打电话咨询税务报表、建立税种等业务,刘香平都强忍疼痛,为对方耐心讲解,从不说自己在住院治病。
丈夫刘子丰下岗后,在一家私企当勤杂工,去年年底,这家企业为了提高知名度,进而增加业务,想申报省里的“名优品牌企业”。但是,评委会对参评企业纳税额度有限制,那家企业还差3万元才够杠。于是,以将刘子丰调到财务室工作为条件,让其出面通融,求刘香平在一张被认为“没任何事”的虚假完税证明上盖章。这,同样遭到了刘香平拒绝。为此,夫妻二人闹得很不痛快。
在关系网盛行的现代社会,被看作有些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刘香平,工作中难免要遭遇种种非议和阻力。20多年来,她顶住了压力,甚至危险,拒贿赂,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。当然,真正了解她的人,也给了她支持。
“实际上,企业要真正有发展,需要这样的好税官。”企业会计盛秀芝说,她们虽然认识很多年,彼此有一定交情,不过一直停留在工作上,别说送礼,就是请吃饭,刘香平也从来没有答应过。
“实权”背后的清贫生活
作为素质超群的税管员,刘香平为国家税收工作做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。每年由刘香平所分管企业缴纳的国税,少说也有五六亿元。在“金税工程”的会战中,刘香平一人便查出偷漏税款1052万元。虽然“掌握”的钱多,但刘香平的生活却是清贫的。
她家所住的,是仅有45平方米的二手房。记者来到她家看到,最值钱的家当,除了那台为了在家加班而买的低配置电脑外,就只有结婚时买的老式彩电了。而如今,她的女儿都20多岁了。对此,刘香平从不计较。
“只要你动动嘴,或松松口,就完全不必生活得那样困窘。”常有人私下里劝刘香平:“那些纳税大户,你给人家‘省’下一桶水,人家‘回报’你一碗水,就够你花几年的。”
“我有自己的良心,必须守住一个国家公职人员起码的道德底线,绝不能拿国家税款做交易!”每每这时,刘香平都会重复她长期表里如一的准则。她说:“拿人家的手短,以后还怎么工作?”
朴素、谦和、正直的刘香平,就这样凭着纤尘不染、一心为公的实际行动和高风亮节,赢得了社会的交口称道。
有企业会计告诉记者,一次,她去指导企业办理退税业务和报表,让对方很感动,忙完了,正赶上晚上下班时间,人家试着请她吃饭,她坚决不同意。到了年末,会计到她办公室,准备送些礼金,结果被轰出来不说,还受到一通训斥。这位会计以为刘香平在办公室有所顾虑,过了几天,便以上门请教为由,将红包送到刘香平家中。可是,又受到了同样的待遇。她在刘香平家里还看到,正在吃饭的一家人面前的餐桌上,只有一盘拌胡萝卜丝。
简朴,甚至穷苦的生活,让这位会计潸然泪下。
生活中的刘香平,不会打麻将,不会打扑克,极少去饭店,不参加任何娱乐和消遣活动。刘香平的生活就这样平凡而纯净,靠工作上的忙碌而充实着,靠廉洁的作风而挺立着。
刘香平77岁的公公刘志华老人说,刘香平工资大部分都用来看病和买药了,“她吃的药比饭多。”生活尽管很困难,但她很孝敬老人,逢年过节单位发的福利,她都不忘给双方老人各送一份。
除了买药和买书,刘香平很少买衣服,一年四季穿得最多的,就是工作制服。有些场合不适合穿制服,刘香平也买便服,但是,她给自己买的衣服,不但非常少,而且最贵的不过一百元。
一个对税收事业充满热爱的人,同样也是热爱生活的,刘香平也不例外。不管工作有多忙,她总是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,衣服熨得平平整整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在朋友和同事眼里,她总是一个充满着朝气与活力的女人。
人们都觉得,刘香平这样的好人应该有好报。于是,她的病情引得许多人的关注,有人给她送来治病的偏方,也有人听说她得了癌症而暗暗掉泪。与刘香平相濡以沫的丈夫深知,妻子那羸弱的身体,完全凭借干事、奉献这份激情在支撑着,一旦挪走支撑妻子的这根梁,塌下来的,将不止他们一个家。
刘香平,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激情写就了对事业的忠诚。我们相信,在她的感召下,一定会有更多的海林人沿着她的足迹,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激情发展的洪流中,去实现新一轮追赶跨越、领跑争先的宏伟蓝图。